國內制造業升級加快,智能包裝發展潛力巨大
改革開放30多年,中國制造業發展至今已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,但是產能過剩、企業競爭力不夠都是目前所面對的最現實的問題。
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船已經起航
制造業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,保證制造業的活力和競爭力是政府一直關注的話題。隨著《中國制造2025》規劃路線的出臺,制造業改革之船已經起航了,其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。信息技術、生物技術、新能源技術、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,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這將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。
面對這樣的升級潮流,印后包裝企業必須明確,未來的發展要與智能化結合。目前,我國包裝印刷業已經進軍此領域,但涉足的只是智能包裝的冰山一角。企業需要加速研發核心科技,為企業注入活力。
智能包裝帶給我們無限暢想
智能包裝是指人們在包裝里加入創新思維和科技成分,使其既具有包裝的基本功能,又包含一些特殊的性能。
信息 時代來臨,現在的很多商品,用手機掃一掃它的條碼,就可了解到它的一些信息,如:在各個超市它的價格是多少;原產地是哪里等等。那在未來的某一天,我們是否能從條碼上獲得更多更準確的信息,包括它的原產地、制造商、運輸路線等全面的內容。同時,包裝智能化能改變假冒偽劣產品猖獗的現象。現在,有很多人都喜歡買國外的化妝品、奶粉等,這又火了一個職業——代購。代購的商品比專柜的價格低不少,可你怎么分辨代購給你的商品就是正品呢?如果這些廠家能給產品的包裝上加上智能技術,在包裝上添加不可替代的防偽標志,或者能夠通過手機讀取原產地、經銷商、運輸路線等一系列信息是不是就能使消費者容易辨別正品和假貨呢?不要覺得這些說起來都是不可思議的事,在未來也許都能實現。
目前,智能包裝發展最為迅速的是信息型智能包裝,例如條碼、二維碼、電子標簽等等。較之于國外智能包裝發展成果,國內智能包裝的研發和應用都還在起步階段,創新力度不夠,落后于發達國家。當下,國內制約智能包裝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包裝成本太高、設備不到位、市場較小。要想加快步入包裝智能化,需要業界加強對人才的培養,重視技術創新。同時,企業也要加大對新產品的開發投入,加強與高校或研究機構的聯合,優先占據市場份額,拓寬企業發展道路。
包裝品是商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下游涉及服裝、食品飲料、煙酒、電子、家電、機電等各行各業。擁有獨特競爭優勢、商業模式容易復制的企業可持續成長。作為智能包裝無人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,中科天工深入客戶實際使用需求,可為不同行業、不同需求的客戶量身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,有步驟、分階段的為客戶實現工廠全面智能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