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剖析,帶您走進包裝行業智能制造
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在制造領域的不斷滲透,包裝行業智能制造被賦予了新的內涵,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,而在大數據、5G、物聯網環境下,智能制造將不再局限于生產過程,而是擴展到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中。
包裝行業智能制造的核心是關鍵環節智能化,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:
1. 設計產品和裝備智能化:具有信息感知、控制執行、決策優化等功能的智能產品。
2. 生產過程智能化:虛擬仿真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,縮短產品上市時間,優化制造工藝,提供制造精度和效率。
3. 管理智能化:向扁平化組織架構,開放式協同管理進行轉變。
4. 服務智能化:向定制化生產、服務型制造轉變。
智能制造的實質主要包括:第一,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,智能制造是一種基于網絡的現代化的制造模式,它不僅采用先進制造技術和智能裝備,而且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滲透到工廠中,在制造領域構建虛實合一的生產系統,從而徹底的改變制造業生產組織方式。第二,制造為根本,智能制造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優質、高效、低耗、清潔、靈活、定制化的生產。總之智能制造的實質是制造,而非智能,智能只是實現智能制造的一種手段。沒有強大的制造實體,智能化只能是空中樓閣。
精益生產打造智能制造的基石
在智能制造的環節中狠容易出現一些理解誤區,智能制造并不等于無人化;互聯網+大數據不等于智能制造;自動化+軟件不等于智能制造;而工廠在實現智能制造的過程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,不要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。
需要把握三個原則:
第一,不要在落后的工藝基礎上搞自動化;
第二,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礎上搞信息化;
第三,不要在不具備網絡化數字化的基礎上搞智能化;
智能制造賦能工業4.0
工業4.0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:建設一個網絡----信息物理系統(CPS);研究兩個大主題:智能工廠,管理生產;實現三項集成:縱向集成,橫向集成,端到端集成。
變于不變承載制造
工業革命以來不變的追求:制造的高效率、高質量、低成本、高滿意度制造業新體系的重建:數據驅動,軟件定義,平臺支撐,服務增值,智能主導。平臺支撐包括:誰來生產、生產什么、用何工具、如何生產、在哪生產。
定制化需求帶來了制造系統復雜性的指數化增長,主要包含的流程為:產品開發包括了更多的設計繪圖、更多的物料清單、更多的測試工作。計劃包括:降低了計劃效率、預測難度加大、需要處理多工廠的計劃任務。采購包括:更高的采購價格、更高的原材料庫存和沖銷、計劃工作復雜。制造包括:更多的切換、更高的在制品庫存、更復雜的工作計劃。倉儲配送:更高的庫存水平、增加處理和發貨成本、倉儲、運輸管理更加復雜。市場與營銷:更高的促銷成本和沖銷、樣品成本增加。
數據為源驅動發展
智能制造是靠數據來驅動的,這就更需要企業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,了解生產工藝特點。只有清楚關鍵的數據關系,才能搜集完整且高質量的數據才能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。
智能制造發展需要制造技術創新和信息技術創新,新兩個輪子驅動。制造技術的精進可以促進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化,信息技術的導入助推生產水平的提升。任何一個輪子有短板,都能是企業走不快、更走不遠。
標準先行推進未來
標準化工作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技術基礎,而標準先行已成為主要工業國家推進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環節;按照“共性先行、急用先行”的原則,抓緊基礎共性、關鍵技術、行業應用三大類標準的指定和貫徹實施,用標準規范和引領制造業智能轉型。必須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,積極輸出我國標準化研究成果,爭取國際標準話語權。
以上是關于包裝行業智能制造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介紹。在智能制造發展的大勢所趨下,制造企業應憑借自身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實力,加快建設智慧物聯平臺,著力提升產品智能化生產水平、制造質量和整體運營效率,推動企業轉型升級。
天工TIME整理編輯,來源于網絡,侵權即刪~
